想不到古人常吃的竟然是这种肉

发布时间:2017-10-19

中国人上千年来的理想就是——特么能吃上肉就行,所以你看“家”这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屋里养着猪就是家,猪是干啥用的?吃!

春秋后期,牛成为耕种主要劳力,随意宰杀耕牛、偷牛盗牛是死罪,“牛,稼穑之资,禁人屠宰”,甚至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吃牛肉。为什么《水浒》中常用“小二,给我切二斤牛肉”的场景来描写梁山好汉,那其为传递和暗喻一种造反精神:我也要和皇帝一样,能随便吃牛肉……

春汉时期,中国人的肉食以羊肉为主、猪肉为辅。“羊”大为“美”,“羊在六畜主给膳”,羊在“六畜”中主要价值就是用来吃的,而“东南少羊而多鱼,故字以‘鱼’、‘羊’为‘鲜’。”因为东南地区羊少,人们多吃鱼,鱼和羊在同煮才能叫“鲜”。同时,“羊吉万岁,子孙自贵”,羊也代表吉祥,能吃上羊肉才算有福之人。

为此中国人曾在上千年里主要吃羊肉,这源自魏晋两朝。当时“文人雅士”喝了酒、露着大肚子清谈猪肉“腥臊之气”。《周礼》曾说猪肉“腥、臊不能食”。这里的“腥”指猪肉中星星点点的“米粒”(现在常说的“痘猪肉”),古人无法理解吃“米粒”后得囊虫病的原因,所以认为不能吃;“臊”特指“豕膏臭也”,就是猪油有臭味、肉质加工不当有尿臊味。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