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院名医 | 妇产科里的“刀光血影”

发布时间:2022-01-24

刘敏,主任医师,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产科感染与肝病学组委员,北京市妇幼卫生保健专家组成员,北京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专家指导组专家,北京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刘敏办公室桌的玻璃板下压着许多孩子的照片,这些都是乙肝妈喜得贵子后送给她的。“别看事后都是喜洋洋,刚来时心里有多少辛酸多少苦水啊”。说起这些求医的乙肝患者,想着她们看病就医的情形,听着他们欣喜地打来报喜电话,看着照片中已经长大的孩子,刘敏主任的脸上写满了慈祥与祝福。

●乙肝患者也有权做母亲

2010年9月4日,北京地坛医院报告厅里分外热闹,50多名在这里出生的健康宝宝们回来探望医护人员。“阿姨好”、“看,我又长高啦”……,孩子们从1岁到10多岁不等,他们簇拥在刘敏主任身边,热情地向她问候。其中一个叫小萍的患者和她健康可爱的女儿,让刘敏回忆起了5年前的情形。

2005年,31岁的小萍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别人知道自己怀孕都是欣喜若狂,可小萍却是辗转反侧,整夜睡不着觉。小萍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且已经出现了早期肝硬化,一直在进行乙肝抗病毒治疗。到底要不要这个孩子?家人就此展开了激烈讨论。

生一个健康宝宝是每个女人都有的愿望,小萍已经31岁了,2000年还做过卵巢手术,这次要是不要恐怕就再也不能做母亲了,可万一孩子不健康……矛盾不安中,小萍找到了刘敏主任。

“刘主任,我就相信您,如果您说这个孩子能要,我就要。”刘敏主任详细评估了小萍的身体状况,告诉她经过长期的抗病毒治疗,她身体状况良好,生育宝宝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而且通过乙肝母婴阻断技术,98%的母婴可以阻断成功。刘主任给小萍制订了科学、个性化诊疗方案,一直鼓舞、陪伴着她走过了怀孕的每个阶段。

2005年2月2日,小萍产下一个漂亮的女婴,孩子1岁的时候,当拿到“健康”的检测结果时,小萍第一时间把喜讯和刘主任分享,她拍着宝宝红润润的小脸蛋,非要宝宝给刘阿姨笑一个,自己却已是泪流满面!如今,看着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小萍,刘敏主任感觉由衷的欣慰。

许多夫妻最简单的愿望就是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但是,乙肝女性患者却很难实现这个简单的愿望。作为一名传染病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刘敏最简单的愿望就是帮助那些患有乙肝的妇女生育健康的孩子。而让刘敏主任痛心的是,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一部分人由于存在误区,不了解母婴阻断技术,不敢要孩子,丧失了做母亲的权力。而有些人是不重视,孕前没有正规地抗病毒治疗,怀孕后造成肝脏负担加重,这不仅会使得自己的病情加重,孩子也容易胎死宫内。一幕幕家庭惨剧冲击着刘敏的心,对患者的同情、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她感到肩头的担子。

●无数个深夜,从家中赶到医院

人们常说:“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妇产科关系到母子两人的生命,成为医院风险最大、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最高的科室。由于随时都会有紧急情况发生,且大多数普通医院不具备收治条件,来自全国各地的传染病产妇们往往会选择地坛医院这样的专业医疗机构,所以“妇产科医生们的手机,从来都是24小时开着,随叫随到,节假日也不例外。”刘敏说。

28岁的小纪是京郊的农民,2010年8月19日上午,自然分娩了一个7斤多的大胖小子,所有人的高兴劲儿还没来得及释放,大出血就发生了,出现了产时发生率很低,但十分严重的羊水栓塞,这是一种复杂的产后出血,产妇迅速出现了失血性休克、神志障碍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情况万分危急!当时正值中午,刘敏主任正在出门诊,接到电话后,刘主任一跑小跑来到产房,走上手术台的刘主任当机立断切除了子宫,抑制住了迅猛的出血,小纪转入ICU监护,对刘主任来说这是一个不眠之夜,产妇的情况牵动着她的心。

危险没有解除,产后第三天的晚上,小纪再一次出现阴道大出血,持续不止,刘敏主任再一次率领医务人员投入抢救中,并第三次启动了朝阳区危重孕产妇抢救网络。刘敏主任和多家医院的专家组成的团队,在深夜再次打响抢救小纪的战斗。

次日清晨4:20,当人们睡意正浓时,手术结束了,小纪的出血终于停止了。经过了59天的住院治疗,一个鲜活的生命在鬼门关转了一圈终于又回到了亲人的身边,宝宝等到了母亲的归来。

●“让传染病姐妹手术不再难”

2000年,刘敏调入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在当时的老主任王玲的带领下,在解决乙肝患者、澳抗阳性携带者等传染病患者生产难的同时,逐步开展起各种妇产科手术。在这里手术的病人全都合并各种传染病,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多种传染病,手术难度较大,医生被感染的机会也多。

2011年8月30日中午,已经是刘敏主任的第三台手术了,这是一台艾滋病患者宫颈癌切除手术。这位来自外地的艾滋病患者在当地被诊断为宫颈癌,接诊医生说肌瘤较大,不能耽搁,需动手术。可当得知她是艾滋病人后,马上脸色一变,合上她的病历说:“我们这里不具备这样的消毒条件!”辗转多家医院的患者在“红丝带之家”的介绍下找到刘敏主任,给她做了手术。每天要面对无数的传染病患者,每月要做30多台这样高风险的手术,刘敏坦言自己是在“刀光血影”里度过的。

有人曾这样问刘敏:“您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而且每天手术都随时处于被乙肝等病毒感染的危险,家里人有没有意见,担心不?”刘敏笑笑说:“他们习惯了。”简单的一句“习惯了”,不仅说出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特性,也饱含了刘敏对家人的愧疚和感谢。家里两次搬家,房子装修,都是爱人一个人忙活。孩子高考,别的家长都休息给孩子做饭,打气加油,刘敏却在手术台上。现在,刘主任的爱人最大的心愿就是等刘敏退休,全家人能一起出去旅游。“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干好它,因为患者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刘敏说。▲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